人民網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崔元苑)食品安全無小事,,“醋風波”剛過,日常調味食品——醬油又“挨了板子”,。最近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fā)布了一個醬油的比較試驗結果,,共有120個樣品,其中29個不符合國標,。困擾消費者的問題又來了,,品質不達標等于不安全嗎?如何挑選安全醬油?兒童醬油就是一個噱頭嗎?對此,人民健康各位網友進行解答釋疑,。 根據醬油的最新國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醬油》(GB 2717-2018),,醬油是以大豆和/或脫脂大豆、小麥和/或小麥粉和/或麥麩為主要原料,,經微生物發(fā)酵制成的具特殊色,、香,、味的液體調味品。換句話說,,新標準實施后,,以前那些通過部分釀造醬油和其他食品添加劑配制而成的配制醬油就不能再稱作“醬油”了,只能稱為復合調味料,。 如何選到好醬油?看發(fā)酵方式和氨基酸態(tài)氮含量 醬油釀造技術專家王兆芹指出,,釀造醬油的核心成分是氨基酸態(tài)氮,這也是衡量釀造醬油品質的最核心指標之一,。氨基酸態(tài)氮范圍一般在0.4g—1.3g/100mL,。含量越高,通常醬油的質量等級也相應越高,。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鑒別劣質醬油?專家提醒消費者要注意產品標簽里的這兩處: 首先,,辨別發(fā)酵方式,若標簽上釀造工藝處寫的是“高鹽稀態(tài)”,,釀造時間則相對較長;而如果寫的是“低鹽固態(tài)”或者“無鹽固態(tài)”的醬油,,則可能是人工高溫加熱快速發(fā)酵而成,質量欠佳,。 然后,,要看清標簽上“氨基酸態(tài)氮”的含量。醬油的鮮味和營養(yǎng)價值取決于氨基酸態(tài)氮含量的高低,,醬油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大于等于0.8克/100ml為特級;大于等于0.7克/100ml為一級;大于等于0.55克/100ml為二級;大于等于0.4克/100ml為三級。因此,,氨基酸態(tài)氮含量越高則鮮味越濃,,質量越好。 還要讀懂醬油包裝上的配料表,。如果配料表中有谷氨酸鈉,、5’-肌苷酸二鈉和5’-鳥苷酸二鈉是說產品添加了增鮮劑。如果配料表中含有苯甲酸,、山梨酸等是產品中添加了防腐劑,,對防腐劑比較敏感的消費者就不要選購這類產品了。 另外,,原輔料在配料表中的順序是按照添加量由高至低排列的,,消費者可以從配料表的排序看出每種物質添加量的高低,選擇適合自己的醬油產品。 “兒童醬油”只是噱頭?營養(yǎng)品質未必都優(yōu)于普通醬油 這次比較試驗也關注到了“兒童醬油”,,報告顯示,,“兒童醬油”的營養(yǎng)品質未必都優(yōu)于普通醬油,一些宣稱為“兒童醬油”的產品在營養(yǎng)元素等指標上與普通醬油并沒有太大差異,。 隨著生活水平和營養(yǎng)意識的提升,,許多寶爸寶媽只要為了孩子的健康都會不吝錢包。有了這樣的消費心理和消費需求,,市場自然要去“細分”和“滿足”,。與普通醬油相比,貼上“兒童專用”標簽后的醬油確實可以身價不菲,。而且,,“兒童醬油”產品一般都會標榜含有兒童成長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營養(yǎng)元素,以此為噱頭,,不怕家長不買單,。 至于“兒童醬油”到底有沒有營養(yǎng),據了解,,目前我國沒有“兒童醬油”的相關產品標準,,市場上的“兒童醬油”產品也是魚龍混雜,建議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時還是應該多一些理性,。(人民健康綜合科技日報,、健康時報、山西晚報,、齊魯晚報,、新快報、海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