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水田插秧基本結束,,插秧的秧齡、密度,、插秧方式的不同都決定產量和米質,。插秧秧齡小,低節(jié)位分蘗增加,,有利于提高成熟度,,但一穗粒數減少過多,產量不高,。插秧秧齡大,,低節(jié)位分蘗減少,穗數不多,;高節(jié)位分蘗增加,,成熟度和千粒重降低,也達不到高產,。因此插秧的秧齡4葉左右時,,有利于提高產量和米質。 推廣超稀植栽培以來,,農民怕分蘗數不足,,出現盲目增加一穴插秧棵數的現象,。但實踐證明一穴插1棵和一穴插5棵之間有效穗數只差4.5穗。每增加1棵秧苗,,包括多插這一棵在內僅增加1.1個穗,。但是每增加1棵秧苗,一穗粒數減少11.4粒,,結果一穴總粒數差異不顯著,。插秧棵數太少,次生分蘗多,,成熟度下降,。所以插秧棵數過多過少都爭取不了高產,一穴插秧棵數應保持在2-3棵,。 插秧密度與高產和米質的關系是:從30厘米×13.3厘米(9寸×4寸)開始,,每增加穴距3.3厘米,產量就增加2%左右,。但稀植密度超過30厘米×26.7厘米后,,增產幅度不明顯或減產,因此要爭取高產插秧密度應掌握在30厘米×26.7厘米左右,。另一方面從米質上看,,一般插秧密度密米質就趨于好吃,但堊白率增加(白結子多),,出米率低,,插秧密度稀則相反。綜合考慮生產優(yōu)質米的插秧密度應該為30厘米×2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17穴左右,。 相同密度,不同插秧方式與產量也有區(qū)別,。插秧密度相同,,插秧方式不同的條件下,30厘米×26.7厘米的近正方形插秧方式有利于增加穗數,,因此在肥力低的砂地,、鹽堿地等前期分蘗少或分蘗率小的品種應采用正方形插秧方式。40厘米×20厘米的長方形插秧方式有利于增加一穗粒數,,因此地力中等,,前期施肥多或小苗插秧應采取長方形插秧方式。[(30厘米×20厘米)+2]×50厘米的雙壟寬行插秧方式有利于提高千粒重,,因此草炭地等地力好,,地冷漿,前期不發(fā)苗,中期肥勁大,,成熟度差的地或種晚熟品種應采用雙壟寬行插秧方式,。 |